用cursor开发的微信记账小程序
Github项目链接:count1/count1 at master · kitaharam/count1
前言:如果你活跃的灵魂还是被束缚在dev-cpp的黑框中,想知道一个项目是怎样运行的,那cursor就是破冰利器
蒟蒻的心路历程
尝试写一个网页项目
刚开始的时候,跟着导员发的那个cursor视频做。结果自己实践起来,爆了各种错,其实一度心态爆炸。

然后开始怀疑是自己描述能力有问题,然后怀疑sealos网站之间连接有毛病,怀疑cursor内置的claude有问题。
(之后发现,欸,还真是我描述方式有问题)xiao sheng bb
如果看过导发过视频的都知道,那个视频里面一共要写两部分代码:
前端
后端
问题其实大多出现在这两个的交界地带。(他们之间的接口等各种功能要统一,但是由于前后端是跑在两个cursor上的,所有ai无法智能识别另一边代码是怎么写的,可是,这对于不了解什么是接口的人来说,肯定有那么亿点点难度)
那我是怎么解决的呢?
很简单,直接不做了
直接不做网页项目了,只需要找一种只需要开一个cursor就能实现的项目就好了
于是,我转头奔向了微信的怀抱
转而向微信小程序项目
那小程序的开发就很简单了。
直接给他说明需求就好了。
我希望制作一个记录每天消费记录的微信小程序,它包含以下功能:
1.增加,删除账单记录(记录金额,时间),为账单记录添加标签和备注。
2.数据统计按钮:总结每天,每月,每年的消费总额,并给出当月内或当天内或当年内,消费的折线图(记录每天的消费总额变化)以及饼状图(记录该时间内的每种标签标记的消费总额的占比)。
3.用户中心按钮,包含账号密码系统,分开存储用户数据
4.根据备注自动识别并填写标签
如果过程中需要数据库的操作修改,请提示我,再进行下一步操作
我们可以先进行页面的设计,再逐渐开发功能。这里注意“如果过程中需要数据库的操作修改,请提示我,再进行下一步操作”很重要,我们后续再讲。
其实主要过程就是直接把这些写出来,有手就行。
那聪明的小伙伴就又要问了,你一开始就写这么多的吗?这个东西直接就能写出来吗?
答案是:是的!
这个文档就是在让cursor为我跑代码之前写的。
为什么可以直接写出来,其实不仅仅是靠幻想一个页面应该怎么这么样,而是可以直接   抄   参考市面上已经有的软件,参考他们的UI逻辑,以及记录那些好的功能比较容易在初期的版本实现,最后自己再汇总一下,最后写出来这个文档。
那有的小伙伴又要说了,不这样,行不行?
行!当然可以,但是后面一个个想的话,会让整个项目“前言不搭后语”,整体的页面逻辑给人感觉非常混乱,比如我打开个QQ,你给里面塞个视频功能(点名批评)
话归正题,我让cursor为我总结了一下开发历程,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看一下。
1. 项目初始化:
我们从一个基本的微信小程序框架开始,设置了基本的页面结构,包括账单列表、添加账单、统计分析和用户中心等核心页面。
2.用户系统实现:
我们实现了用户注册、登录、修改密码等功能,并使用微信云开发来存储用户数据。
3.账单管理功能:
开发了添加账单的界面,实现了金额输入、日期选择、标签选择等基本功能。然后我们添加了账单列表的显示和删除功能。
4.智能标签识别:
我们实现了基于账单备注的智能标签识别功能,提高了用户记账的效率。
5.数据统计与可视化:
使用ECharts库实现了支出趋势和支出构成的图表展示,让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。
6.UI/UX优化:
我们多次调整了界面设计,优化了交互体验,使其更符合iOS的设计风格。包括自定义导航栏、底部标签栏的改进等。
7.性能优化:
我们优化了数据加载和刷新机制,提高了应用的响应速度和流畅度。
8.头像上传功能:
实现了用户头像的上传、裁剪和压缩功能,并将其存储在云端。
9.错误处理与调试:
在开发过程中,我们遇到并解决了多个问题,如图表显示问题、数据刷新问题等。
10.文档完善:
最后,我们编写了详细的README文档,总结了项目的功能、结构和开发注意事项。
整个开发过程体现了迭代开发的特点,我们不断根据需求调整和优化功能,解决遇到的问题,最终完成了这个功能丰富、用户友好的记账小程序项目长什么样
如题,讲到现在,还没有看过项目长什么样。
这里贴个简单的视频
基本功能还是很好用的哈,只是后面“统计”界面的API我还是没有搞懂。后续再研究吧。
看完项目,我们再来详细聊一聊运行逻辑。
项目的运行逻辑
微信小程序的运行逻辑很简单,它不需要本地安装任何环境(这点真的很方便很方便,配置过环境的人会深有体会),而是在类似IDE的这个微信开发者工具中就能自行编译。(什么,你不知道什么是IDE?其实dev-cpp也是IDE,具体自行查查)
其实它的内核只有两个大部分
页面显示逻辑+数据库调用函数
数据库
前者cursor内置的AI会帮你完成,但是,后者,需要自行添加。
		在开发者工具左上角,打开云环境之后,自行创建数据集合。
那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创建,创建什么名字呢?
还记得“如果过程中需要数据库的操作修改,请提示我,再进行下一步操作”嘛?跟ai讲了这个之后,他会告诉你应该数据库应该怎样创建,这就非常方便了。
下面贴上我数据库的图片。

至此,我的项目就介绍完啦!
完结撒花!